氣候變遷學堂:食物力量大!改變環境由惜食開始

作者:info 於 2021-07-29
836
次閱讀

(程度:難) 適合高中以上學童程度閱讀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delta-foundation.org.tw/blogdetail/3071

    盤點台灣目前食物浪費的狀況,大約一年有340萬噸的廚餘量(約2267萬個廚餘桶)。若以平均每人每天剩食量來看,就是一盒炒飯的飯盒量,其實還真的不少。

    你知道食物的力量有多大嗎?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之前的研究就顯示,2050年以前地球需要減少70-95%的溫室氣體,才能延緩氣候變遷。而食物相關的系統運作,就帶來了20-30%溫室氣體的排放,具有可觀的減排潛力。

    而看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)裡的十七項,其中就有四項與永續飲食的推廣有關,分別是:

  • 4. 確保有教無類、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,及提倡終身學習
  • 6.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
  • 13.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
  • 14.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,以確保永續發展

飲食為跨部門議題 但難解食物浪費問題

    大概正是因為糧食、飲食議題涉及面向多元廣泛,在台灣,這方面的推廣和教育不單純只是衛福部和農糧署的工作,環保署、教育部等政府單位,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進來。但是跨部會的參與,似乎仍難以解決台灣嚴重食物浪費的問題。

    盤點台灣目前食物浪費的狀況,大約一年有340萬噸的廚餘量(約2267萬個廚餘桶)。若以平均每人每天剩食量來看,就是一盒炒飯的飯盒量(apec-flows),其實還真的不少!

    但不僅如此,就算每個人惜食,把吃的清光光,食物的浪費和排碳仍有可能從農場至餐桌的過程中,或在加工製造時發生。舉一篇英國研究例子來說,這過程中,大約有1/3的玉米是無法送到我們餐桌上。而以上等之食材牛肉來說,在餐桌上的一客牛排,背後製程上已排放了18公斤的碳(牛肉每公斤約消耗60公斤的碳;每客以300克簡易計算)。

07281.png

食物供應鏈中,各食材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例(圖:Our World in Data)

    而在不同類型食物浪費中,新鮮蔬菜位居第一,占了22%;其次後來居上的有乳製品和肉類、魚類。

07282.png

所有食材不同食物類別之浪費(作者繪,資料來源:NRDC: Wasted - How America Is Losing Up to 40 Percent of Its Food from Farm to Fork to Landfill)

惜食不浪費 我們該怎麼做?

    要怎麼做到減少食物浪費,對一個營養師來說,常常會建議飲食者在不同場合,應有不同應對方法。在家的話,可以挑選一天當作「剩食消滅日」、使用APP輔助(如FoodKeeper)、冷凍未使用之食材、製備小份餐點(現今一份餐點明顯大於50年前的份量),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「完食」。

    在餐廳用餐,建議打包未食用完之食物,或在一開始就請服務生不提供不想食用的食物(如:麵包、奶油),另外也可多去有捐剩食、或低碳製程考量的餐廳,以表支持。

    在食品店家時,則需進行「聰明購物」(有購物清單,不被促銷購買所迷惑),如此購買足夠的食材即可。當然也要了解什麼是賞味期限、有限期限。另外可以購買「不完美」的食材,以及選擇擁有低碳標誌或低碳足跡的食物。

    在台灣,其實已經可以看見許多地方及民間單位開始推廣惜食、減少剩食,但仍需你我日常的參與和改變。正如文章一開始所提,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容小覷,而降低浪費食物,絕對能夠有助於削減排放量的。

 

食物力量大!改變環境由惜食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