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候變遷學堂:海洋生物能挽救氣候變遷嗎?(上)
1987
次閱讀
(程度:困難) 適合高中以上程度閱讀
參考網址:
https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7faf40fa-f3ae-4635-bfa9-a629a8fef954
http://www.ccshuichan.com/zhuanti_nr.php?id=47
https://sciencing.com/do-volvox-eat-8735995.html
人類便利的生活模式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,導致氣候變遷加劇,且正威脅到整個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的生存。儘管聯合國召開大會、呼籲各國擬定相關政策,嘗試尋找減碳解方,卻因各種考量,難以達成減碳共識,讓全球暖化的減緩一再被拖延。
減緩氣候變遷的任務面臨兩大挑戰:
- 找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,或減少其對全球平均溫度影響的方法。
- 籌集足夠的資金,將這些技術付諸實踐。
但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既複雜、未經測試且昂貴,例如直接從空氣中捕獲碳,並將其埋在地球深處。不過,海洋生物學家最近發現,體形大的鯨魚,能從大氣中捕獲大量的碳。
鯨魚儲存二氧化碳量驚人
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)發表的文章提到,若要拯救地球,一隻大鯨魚(Great Whale)就如種一千棵樹有效。海洋生物學家近期發現,鯨魚在捕捉二氧化碳中,扮演著重要角色。鯨魚在一生中,儲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於體內。每一隻大鯨魚平均能從大氣吸收 33 公噸的二氧化碳,而一顆樹則一年吸收約 48 磅二氧化碳,比例相當懸殊。
天然的碳匯註(碳沉降)
大鯨魚們透過牠們體內的脂肪與蛋白質來封存碳。每一隻都像棵會游泳的樹木一樣,累積著數以公噸計的碳。在鯨魚死後屍沉深海,供給養分給海床生態,而這些從大氣中吸收的碳也隨之保留在海底數百至上千年,可謂名符其實的碳匯,(carbon sink)。
根據2010年的一項研究,每年總計有2萬7000公噸左右的碳,隨著藍鯨、座頭鯨、小鬚鯨等八種鬚鯨的屍骨沉入深海。該作者估計,如果大鯨魚的族群數量,回復到商業捕鯨前的規模,碳匯的數量還可以再增加14萬5000公噸。
拯救地球秘密武器:鯨魚便便
拜鯨魚的排泄物所賜,使牠們在碳捕集上做的更多。大鯨魚進食後會浮上海面呼吸、排出尿液以及糞便,而排泄行為會釋放出巨大的一團富含氮、磷、鐵等的營養物到水中。這坨「糞便海嘯」(poo-namis)會刺激浮游植物、藻類等生長,而它們藉著光合作用,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。浮游植物越多,碳捕獲量就越多。
浮游植物不但提供了地球50%的氧氣,它們還捕捉了大氣中370億噸二氧化碳,大約是全球的40%,相當於大約4座亞馬遜雨林!
植物性浮游生物在這裡扮演了兩個角色:
- 海中大量的植物性浮游生物進行光合作用時,會使用到大量的二氧化碳。
- 這些植物性浮游生物多為磷蝦的食物(Krill,如南極磷蝦)。磷蝦是這些大型鬚鯨類的主要食物,而鬚鯨類吃了大量的磷蝦後,所排出來的糞便,又回到這生態系統裡,如提供「鐵」在植物性浮游生物生長及進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元素,這樣的循環於是形成一個穩定波動的生態系統。
保育鯨魚刻不容緩
因此保護鯨魚、復育鯨魚數量是改善氣候變遷非常有效率、值得實行的方法。然而,人類工業化地捕鯨和破壞海洋環境,導致現今全球的大鯨魚只剩下原有數量的四分之一,大約130萬隻。如果鯨魚數量能回到捕鯨業之前,就能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,即使只增加1%,一年也可捕捉上億噸的二氧化碳,相當於憑空出現20億棵大樹。
維持海洋生態的健康與平衡。加強保護鯨魚免受人為威脅,對人類、地球乃至鯨魚自身都有好處。這種「地球技術」固碳法,還能免除未經測試的高科技方案可能帶來的副作用。
圖/浮游植物、團藻
全球海洋公約
鯨魚產生的氣候效益是全球性的,而且人們從鯨魚生存中獲得的利益不會彼此排擠。然而全球漁業過度捕撈,已破壞海洋的生物多樣性,加上許多石油企業設法海底採礦、鑽油,將使海洋的生態物種遭受嚴重侵擾與汙染。綠色和平組織致力於推動全球海洋公約,呼籲全球領袖在2030年前,將至少30%的海洋設立為保護區,還給海洋生態休養生息的空間。
維持地球的生物多樣性、生態的平衡,不但對環境永續有極大的益處,最終也會回饋到人類身上。這需要你我一起為海洋發聲,支持生態復育,也為下一代爭取一個健康、永續的家。
註:
碳匯,又名碳吸儲庫或吸儲庫,是能夠無限期累積及儲存碳化合物(特別是二氧化碳)的天然或人工「倉庫」,例如森林、土壤、海洋、凍土等。碳匯作為溫室氣體增加之緩衝區,近年已漸飽和。因京都協議書之緣故,公眾對碳匯的概念開始留意。